一, 給水系統的分類
1, 生活給水系統(供人們飲用、洗滌、烹飪,其水質必須符合國家飲用水質標準)
2, 生產給水系統(供生產設備冷卻,原料及產品洗滌以及各類產品制造過程中所需的生產用水)生產用水應根據工藝要求,提供所需的水質、水量和水壓。
3, 消防給水系統(供給各類消防設備滅火用水)
二, 給水系統的組成
1, 引入管(自室外給水管將水引入室內管段,也稱進戶管)
2, 水表節點(水表節點是安裝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前后設置的閥門和泄水裝置的總稱)
3, 給水管道(包括干管、立管和支管)
4, 配水裝置和用水設備(各類衛生器具和用水設備)
5, 給水附件(管道系統中調節水量、水壓,控制水流方向以及關斷水流,便于管道、儀表和設備檢修的各類閥門)
6, 增壓和蓄水裝備
三, 給水方式
1, 直接給水
2, 設置水箱給水方式
3, 設置水泵給水方式
4, 設置水泵和水箱給水方式
5, 氣壓給水方式
6, 分區給水方式
7, 分質給水方式
四, 結合本工程情況給水系統介紹
金域華府2期給水系統采用分區給水方式(高中低區),采用管材低壓區域采用AGR管,高壓區域采用鋼塑管,水泵房設于一期地下室。安裝工程根據其管材及連接方式不同,安裝工藝及監理要點也不同,下面分類介紹幾種
一,管道絲扣聯接:
1,斷管
a用砂輪鋸斷管,應格管材放在砂輪鋸卡鉗上,對準畫線卡牢,進行斷管。斷管時壓手柄用力要均勻,不要用力過猛,斷管后要將管口斷面的鐵膜、毛刺清除干凈。
b用手鋸斷管,應將管材固定在壓力案的壓力鉗內,將鋸條對準畫線,雙手推鋸,鋸條要保持與管的軸線垂直,推拉鋸用力要均勻,鋸口要鋸到底,不許扭斷或折斷,以防管口斷
面變形。
2,套絲:
將斷好的管材,按管徑尺寸分次套制絲扣,一般以管徑15~32mm者套二次,40~50mm者套三次,70mm以上者套3~4次為宜。
a用套絲機套絲,將管材夾在套絲機卡盤上,留出適當長度將卡盤夾緊,對準板套號碼,上好板牙,按管徑對好刻度的適當位置,緊住固定板機,將潤滑劑管對準絲頭,開機推板,待絲扣套到適當長度,輕輕松開板機。
b用手工套絲板套絲,先松開固定板機,把套絲板板盤退到零度,按順序號上好板牙,把板盤對準所需刻度,擰緊固定板機,將管材放在壓力案壓力鉗內,留出適當長度卡緊,將套絲板輕輕套入管材,使其松緊適度,而后兩手推套絲板,帶上2~3扣,再站到側面扳轉套
絲板,用力要均勻,待絲扣即將套成時,輕輕松開板機,開機退板,保持絲扣應有錐度
二,管道法蘭聯接
1,凡管段與管段采用法蘭盤聯接或管道與法蘭閥門聯接者,必須按照設計要求和工作壓力選用標準法蘭盤。
2,法蘭盤的聯接螺栓直徑、長度應符合規范要求,緊固法蘭盤螺栓時要對稱擰緊,緊固好的螺栓外露絲扣應為2~3扣,不宜大于螺栓直徑的二分之一。
3,法蘭盤聯接襯墊,一般給水管(冷水)采用厚度為3mm的橡膠墊,供熱、蒸汽、生活熱水管道應采用厚度為3mm的石棉橡膠墊。墊片要與管徑同心,不得放偏。
五,給水安裝的監理要點
1套管安裝:
A,鋼套管:根據所穿構筑物的厚度及管徑尺寸確定套管規格、長度,下料后套管內刷防銹漆一道,用于穿樓板套管應在適當部位焊好架鐵。管道安裝時,把預制好的套管穿好,套管上端應高出地面20mm,廚房及廁浴間套管應高出地面50mm,下端與樓板面平。預埋上下層套管時,中心線需垂直,凡有管道煤氣的房間,所有套管的縫隙均應按設計要求做填料嚴密處理。
B,防水套管:根據構筑物及不同介質的管道,按照設計或施工安裝圖冊中的要求進行預制加工,將預制加工好的套管在澆注混凝土前按設計要求部位固定好,對坐標、標高,平正合格后一次澆注,待管道安裝完畢后把填料塞緊搗實。
2,填堵孔洞:
A,管道安裝完畢后,必須及時用不低于結構標號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把孔洞堵嚴、抹平,為了不致因堵洞而將管道移位,造成立管不垂直,應派專人配合土建堵孔洞。
B,堵樓板孔洞宜用定型模具或用木板支搭牢固后,往洞內澆點水再用C20以上的細石混凝土或M50水泥砂漿填平搗實,不許向洞內填塞磚頭、雜物。
3,管道試壓:
A,管道試壓一般分單項試壓和系統試壓兩種。單項試壓是在干管敷設完后或隱蔽部位的管道安裝完畢按設計和規范要求邊行水壓試驗。
系統試壓是在全部干、立、支管安裝完畢,按設計或規范要求進行水壓試驗。
4,管道系統沖洗:
A,管道系統的沖洗應在管道試壓合格后,調試、運行前進行。
B,管道沖洗進水口及排水口應選擇適當位置,并能保證將管道系統內的雜物沖洗干凈為宜。排水管截面積不應小于被沖洗管道截面60%,排水管應接至排水井或排水溝內。
C,沖洗時,以系統內可能達到的最大壓力和流量進行,直到出口處的水色和透明度與入口處目測一致為合格。
本工程室內排水管安裝
材料要求
1,管材為硬質聚氯乙烯(UPVC)。所用粘接劑應是同一廠家配套產品,應與衛生潔具連接相適宜,并有產品合格證及說明書。
2,管材內外表層應光滑,無氣泡、裂紋,管壁薄厚均勻,色澤一致。管件造型應規矩、光滑,無毛刺。承口應有梢度,并與插口配套。
作業條件
1,埋設管道,應挖好槽溝,槽溝要平直,必須有坡度,溝底夯實。
2,暗裝管道(包括設備層、豎井、吊頂內的管道)首先應核對各種管道的標高、坐標的排列有無矛盾。預留孔洞、預埋件已配合完成。土建模板已拆除,操作場地清理干凈,安裝高度超過3.5m應搭好架子。
操作工藝
1,工藝流程:
安裝準備→預制加工→干管安裝→立管安裝→支管安裝→
卡件固定→封口堵洞→閉水試驗→通水試驗
2預制加工:根據圖紙要求并結合實際情況,按預留口位置測量尺寸,繪制加工草圖。根據草圖量好管道尺寸,進行斷管。斷口要平齊,用銑刀或刮刀除掉斷口內外飛刺,外棱銑出15°角。粘接前應對承插口先插入試驗,不得全部插入,一般為承口的3/4深度。試插合格后,用棉布將承插口需粘接部位的水分、灰塵擦拭干凈。如有油污需用丙酮除掉。用毛刷涂抹粘接劑,先涂抹承口后涂抹插口,隨即用力垂直插入,插入粘接時將插口稍作轉動,以利粘接劑分布均勻,約30s至1min即可粘接牢固。粘牢后立即將溢出的粘接劑擦拭干凈。
3,干管安裝:首先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的坐標、標高預留槽洞或預埋套管。埋入地下時,按設計坐標、標高、坡向、坡度開挖槽溝并夯實。采用托吊管安裝時應按設計坐標、標高、坡向做好托、吊架。施工條件具備時,將預制加工好的管段,按編號運至安裝部位進行安裝。各管段粘連時也必須按粘接工藝依次進行。全部粘連后,管道要直,坡度均勻,各預留口位置準確。安裝立管需裝伸縮節,伸縮節上沿距地坪或蹲便臺70~100mm。干管安裝完后應做閉水試驗,出口用充氣橡膠堵封閉,達到不滲漏,水位不下降為合格。地下埋設管道應先用細砂回填至管上皮100mm,上覆過篩土,夯實時勿碰損管道。托吊管粘牢后再按水流方向找坡度。最后將預留口封嚴和堵洞。
4,立管安裝:首先按設計坐標要求,將洞口預留或后剔,洞口尺寸不得過大,更不可損傷受力鋼筋。安裝前清理場地,根據需要支搭操作平臺。將已預制好的立管運到安裝部位。首先清理已預留的伸縮節,將鎖母擰下,取出U型橡膠圈,清理雜物。復查上層洞口是否合適。立管插入端應先劃好插入長度標記,然后涂上肥皂液,套上鎖母及U型橡膠圈。安裝時先將立管上端伸入上一層洞口內,垂直用力插入至標記為止(一般預留脹縮量為20~30mm)。合適后即用自制U型鋼制抱卡緊固于伸縮節上沿。然后找正找直,并測量頂板距三通口中心是否符合要求。無誤后即可堵洞,并將上層預留伸縮節封嚴。
5,支管安裝:首先剔出吊卡孔洞或復查預埋件是否合適。清理場地,按需要支搭操作平臺。將預制好的支管按編號運至現場。清除各粘接部位的污物及水分。將支管水平初步吊起,徐抹粘接劑,用力推入預留管口。根據管段長度調整好坡度。合適后固定卡架,封閉各預留管口和堵洞。
6,器具連接管安裝:核查建筑物地面、墻面做法、厚度。找出預留口坐標、標高。然后按準確尺寸修整預留洞口。分部位實測尺寸做記錄,并預制加工、編號。安裝粘接時,必須將預留管口清理干凈,再進行粘接。粘牢后找正、找直,封閉管口和堵洞。打開下一層立管掃除口,用充氣橡膠堵封閉上部,進行閉水試驗。合格后,撤去橡膠堵,封好掃除口。
7,排水管道安裝后,按規定要求必須進行閉水試驗。凡屬隱蔽暗裝管道必須按分項工序進行。衛生潔具及設備安裝后,必須進行通水通球試驗。且應在油漆粉刷最后一道工序前進行。
8,地下埋設管道及出屋頂透氣立管如不采用硬質聚氯乙烯排水管件而采用下水鑄鐵管件時,可采用水泥捻口。為防止滲漏,塑料管插接處用粗砂紙將塑料管橫向打磨粗糙。
9,粘接劑易揮發,使用后應隨時封蓋。冬季施工進行粘接時,凝固時間為2~3min。粘接場所應通風良好,遠離明火。
保證項目:
1,管道的材質、規格、尺寸、粘接劑的技術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隱蔽的排水管及雨水管道的灌水試驗結果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3,管道的坡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規定。
4,管道及管道支座(墩),嚴禁鋪設在凍土和未經處理的松土上。
5,排水塑料管必須按設計要求裝伸縮節。如設計無要求,伸縮節間距不大于4m。
6,排水系統竣工后的通水試驗結果,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
7管道支(吊、托)架及管座(墩)的安裝應符合以下規定:
塑料排水橫管固定件的間距
公稱通徑(mm)5075100
支架間距(m)0.60.81.0
管道安裝允許偏差項目